新闻
  • 新闻
宝亲网 > 产后 > 正文

别再为宝宝胀气盲目忌口了!这 3 招预防 + 4 步缓解更管用

http://www.baoqin.com 2025-10-15 15:57:03 来源:宝亲网

  宝亲网讯  “你别吃豆类了,宝宝胀气!”“昨天吃了红薯吧?难怪宝宝半夜哭!”—— 新手妈妈遭遇宝宝胀气时,几乎都听过类似的 “忌口建议”。看着长长的 “胀气食物黑名单”,牛奶、鸡蛋、豆制品、十字花科蔬菜全被划掉,宝宝该胀还是胀,别提多委屈又焦虑了。

  其实,儿科研究和临床经验都表明:绝大多数宝宝胀气,和妈妈的日常饮食关联极小。母乳中的成分经过消化后,能引发宝宝胀气的概率不到 5%,盲目忌口不仅会让妈妈营养不均衡(比如缺蛋白质、钙),还会转移注意力,错过真正能帮宝宝缓解胀气的关键方法。

  与其纠结 “吃什么”,不如把精力放在 “怎么喂、怎么护理” 上 —— 做好预防能减少胀气发生,掌握正确的缓解方法,能快速帮宝宝舒服下来。

  一、先搞懂:宝宝为什么会胀气?(和妈妈饮食关系不大!)

  先明确宝宝胀气的常见原因,才能避开 “瞎忌口” 的坑:

  吞咽过多空气:喂奶时奶量不足(宝宝含着乳头 / 奶嘴空吸)、奶嘴孔过大 / 过小(奶流太快呛到、太慢用力吸)、喂奶姿势不对(宝宝没含住乳晕只含乳头),都会让空气随奶液进入肠胃;

  消化系统没发育好:小月龄宝宝肠胃蠕动慢、消化酶不足,吃奶后奶液在肠道发酵产生气体,就容易胀;

  哭闹时吸入空气:宝宝饿了、困了、不舒服时哭闹,会大口吞进空气,越哭越胀、越胀越哭,形成恶性循环;

  排便不畅:便秘或攒肚时,肠道内粪便堆积,气体排不出去,也会加重胀气。

  看看这些原因就知道:妈妈吃的食物,根本不是导致胀气的 “主谋”。只有极少数对特定食物过敏 / 不耐受的宝宝(比如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才可能因妈妈饮食间接出现不适,但这种情况通常还会伴随腹泻、皮疹等症状,不是单纯胀气。

  二、3 招预防:从喂养和护理入手,减少宝宝胀气

  与其等宝宝胀气了再着急,不如提前做好这 3 件事,从源头减少胀气发生:

  1. 喂奶时:让宝宝 “少吸空气”

  母乳妈妈:确保宝宝含乳姿势正确 —— 嘴巴张大,含住乳晕(不是只含乳头),脸颊贴紧乳房,吃奶时听不到 “滋滋” 的空吸声;喂奶时先喂空一侧乳房再换另一侧,避免宝宝吃太急。

  瓶喂妈妈:选适合宝宝月龄的奶嘴(新生儿用 S 号,避免孔太大),喂奶时让奶嘴充满奶液(不要一半空气一半奶),奶瓶倾斜 45°,让奶液没过奶嘴孔,减少宝宝吸奶时吞进空气。

  控制吃奶速度:如果宝宝吃奶太急(比如饿狠了),可以中途暂停 1-2 次,帮他拍嗝后再继续喂,避免一口气吃太多、吞太多空气。

  2. 吃奶后:及时帮宝宝 “排气”

  宝宝吃完奶后,不要马上让他平躺,这会让空气滞留在肠胃里。正确的做法是:

  竖抱拍嗝:让宝宝趴在妈妈肩膀上,一手托住宝宝屁股,一手呈空心掌,从下往上轻轻拍打他的背部(力度要轻,像拍羽毛一样),直到宝宝打出 1-2 个嗝;

  坐式拍嗝:如果宝宝不喜欢竖抱,也可以让他坐在妈妈腿上,一手扶着他的胸部和头部(保持身体前倾),另一手轻轻拍背,同样能帮空气排出。

  拍嗝后别急着放:拍嗝后最好再竖抱 10-15 分钟,再让宝宝侧躺或平躺,减少吐奶和胀气的可能。

  3. 日常护理:帮宝宝 “动一动”,促进肠胃蠕动

  清醒时多趴:宝宝清醒、精神好的时候,让他趴在妈妈腿上或爬行垫上(大人要在旁边看护),每次趴 5-10 分钟(根据月龄调整,新生儿从 1-2 分钟开始)。趴着能压迫腹部,帮助气体排出,还能锻炼核心力量。

  做 “排气操”:每天给宝宝做 2-3 次排气操 —— 让宝宝平躺,握住他的脚踝,轻轻把双腿往腹部弯曲(像蹬自行车一样),每次做 5-10 组;或者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腹部(绕着肚脐画圈,力度要轻,像摸棉花),每次按摩 5 分钟,能促进肠胃蠕动,帮气体排出。

  三、宝宝胀气了怎么办?4 步快速缓解,让宝宝不难受

  如果宝宝已经出现胀气(比如肚子鼓鼓的、摸起来硬,吃奶时扭动、哭闹,放屁后会舒服一点),别慌,按这 4 步做,能快速帮他缓解:

  1. 先帮宝宝 “排出多余空气”:试试 “拍嗝 + 竖抱”

  如果宝宝刚吃完奶就胀气,先竖抱拍嗝(方法和喂奶后一样);如果拍不出嗝,可以让宝宝趴在妈妈腿上,轻轻按压他的背部(不要压肚子),或者让他坐在妈妈腿上,身体前倾,靠在妈妈怀里,轻轻拍背,很多时候空气会随着姿势变化排出来。

  2. 给腹部 “减压”:试试 “飞机抱” 或 “温敷”

  飞机抱:让宝宝趴在妈妈手臂上(妈妈手臂托住宝宝的腹部和胸部,手护住宝宝的头颈部),轻轻摇晃或走动,腹部受到压迫,能缓解胀气带来的腹痛,很多宝宝被飞机抱后会很快安静下来;

  温敷腹部:用温热的毛巾(温度以不烫手为宜)敷在宝宝的腹部(注意避开肚脐,尤其是脐带没脱落的宝宝),每次敷 3-5 分钟,温热感能放松肠胃,帮助气体排出。

  3. 帮肠胃 “动起来”:再做一次 “排气操” 或 “蹬腿运动”

  胀气时的排气操可以更侧重 “挤压腹部”:让宝宝平躺,一手握住他的左手,另一手握住他的右脚,轻轻拉向身体右侧(不要太用力),停留 2-3 秒,再换另一侧(右手拉左脚向左侧),每组做 5 次,能帮助肠道蠕动,促进排气。

  4. 让宝宝 “放松”:别因为焦虑影响宝宝

  很多妈妈看到宝宝胀气哭闹,自己会很着急,抱着宝宝时身体紧绷、语气焦虑,其实宝宝能感受到妈妈的情绪,会更紧张、更难放松。这时可以轻声跟宝宝说话、哼儿歌,轻轻抚摸他的背部,让他感受到安全感,情绪放松了,肠胃也会更舒服,气体更容易排出。

  最后提醒:这些情况要及时找医生

  如果宝宝胀气时,还伴随以下症状,可能不是单纯的 “生理性胀气”,要及时带他去看儿科医生:

  胀气持续不缓解,哭闹超过 1 小时,无论怎么安抚都没用;

  呕吐频繁(不是吐奶,是大口喷奶),或者大便带血、黏液;

  精神差,不吃奶、不喝水,体重增长缓慢;

  肚子胀得特别硬,敲起来像 “鼓” 一样,而且宝宝不让碰肚子。

  对哺乳期妈妈来说,“好好吃饭、保持好心情” 比 “盲目忌口” 重要得多 —— 只有妈妈营养充足、状态好,才能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宝宝,也能给宝宝更优质的母乳。别再被 “胀气食物黑名单” 绑架了,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和护理,宝宝的胀气问题会慢慢改善的~

少儿读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公司招聘 | 欢迎投稿 |
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网站投稿 投诉建议 业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