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新闻
宝亲网 > 0-1岁宝宝 > 正文

婴儿出牙期 妈妈亲喂母乳被咬怎么办?

http://www.baoqin.com 2025-09-18 10:46:05 来源:宝亲网
  宝亲网讯  宝宝出牙期咬人是因为牙龈肿胀、瘙痒,需要通过啃咬缓解不适,并非故意“攻击”,做好提前预防和正确引导,能有效减少喂奶被咬的情况,具体可从以下5个关键方面入手:

  一、提前“分流”啃咬需求,减少喂奶时的咬冲动

  宝宝咬人本质是“牙龈需要缓解不适”,喂奶前先满足他的啃咬欲,能大大降低吃奶时咬乳头的概率:

  - 喂奶前10-15分钟给“替代物” :准备安全的啃咬工具,比如硅胶牙胶(选带凸起颗粒的,按摩牙龈更舒服)、冰镇过的咬咬乐(装少量苹果泥、胡萝卜泥,低温能缓解牙龈肿胀),让宝宝先啃咬5-10分钟,释放牙龈压力。

  - 提供不同材质的安全探索物 :除了牙胶,还可以给宝宝洗干净的硅胶玩具、软塑料积木(直径≥4cm,防误吞)、蒸熟的胡萝卜条(放凉,质地软且有嚼劲),满足他“用嘴探索世界”的需求,避免他只能通过咬乳头来缓解不适。

图片源自:AI生图

  二、喂奶时做好“预防动作”,降低被咬瞬间

  喂奶时的细节调整,能及时制止宝宝的咬动作,减少妈妈受伤:

  - 保持正确含乳姿势 :确保宝宝张大嘴巴,含住乳头+大部分乳晕(不是只含乳头),这样宝宝的舌头会自然包裹乳晕,牙齿很难直接咬到乳头;如果含乳姿势不对,宝宝容易因“吃不到奶”或“牙龈痒”而咬乳头,发现姿势错了及时调整。

  - 喂奶时专注观察 :宝宝咬乳头前通常有信号——比如突然停止吞咽、嘴巴开始小幅度蠕动、眼神游离,这时可以轻轻将手指伸进宝宝嘴角,分开他的上下牙,避免牙齿咬实乳头;不要等咬痛了再反应,否则容易被咬伤。

  三、缓解牙龈不适,从根源减少咬人的“诱因”

  出牙期牙龈肿胀、发痒是宝宝咬人的核心原因,提前帮他缓解不适,能从根源减少咬人:

  - 喂奶前按摩牙龈 :用干净的手指(洗干净后戴指套也可以),轻轻顺时针按摩宝宝的牙龈(上下牙床都要照顾到),每次1-2分钟,力度以宝宝不哭闹、能接受为准,按摩能促进牙龈血液循环,减轻肿胀感。

  - 用低温缓解不适 :把硅胶牙胶放在冰箱冷藏10分钟(不要冷冻,避免太冰刺激牙龈),给宝宝啃咬;也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蘸凉白开,裹在手指上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低温能暂时麻木牙龈,缓解瘙痒。

  四、不打断“非危险”的探索行为,避免啃咬需求转移

  6个月内宝宝吃手、啃咬安全物品,是感官发展的正常需求,强行打断会让他的啃咬欲“憋住”,反而可能在喂奶时更用力咬乳头:

  - 不阻止吃手,做好清洁即可 :宝宝吃手时,不用强行拉开,只要每天洗干净宝宝的手(尤其是指缝),避免细菌入口;如果宝宝吃手太频繁导致手指发红,可以用牙胶轻轻替换,引导他啃咬牙胶,而不是直接禁止。

  - 给足够的探索空间 :在安全的环境里(比如铺好爬爬垫),放一些不同材质的安全玩具(比如布书、软硅胶球),让宝宝自己抓握、啃咬,满足他“用嘴认识世界”的需求,减少对乳头的依赖。

  五、如果被咬了,正确处理比“制止”更重要

  万一喂奶时被宝宝咬了,不要大喊大叫或用力扯乳头(容易让宝宝吓到,也可能拉伤乳头),正确做法是:

  1. 轻轻按压宝宝的下巴 :被咬后,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下巴(不是用力捏),让他因为“嘴巴闭不上”而自然松口,这个动作不会伤害宝宝,还能让他知道“咬会导致自己不舒服”。

  2. 暂停喂奶,温和沟通 :松口后,把宝宝抱起来,看着他的眼睛,用温和但坚定的语气说“宝宝咬妈妈会疼,不能咬哦”(即使宝宝听不懂,语气也能传递情绪),暂停1-2分钟再继续喂奶,让他知道“咬乳头会导致吃奶中断”。

  宝宝出牙期咬人是暂时的,核心逻辑是“先满足需求、再引导行为”,只要提前缓解牙龈不适、提供替代啃咬物,同时尊重他的探索需求,大多数宝宝1-2周内就能适应,妈妈不用太焦虑~

少儿读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公司招聘 | 欢迎投稿 |
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网站投稿 投诉建议 业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