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专注力不是天生的“天赋”,而是能在日常游戏中慢慢培养的能力。对0-6岁的孩子来说,“坐得住”的前提是“对事情感兴趣”——用家里现成的物品设计游戏,既能让宝宝玩得投入,又能悄悄提升专注力,试试这3个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1. 「感官寻宝」游戏(适合1.5-3岁):用“找东西”锻炼“持续关注”
准备材料 :家里的日常小物件(比如积木、勺子、小玩偶)、一个不透明的盒子或布袋。
玩法 :
- 家长先和宝宝一起把3-5件小物件放进盒子里,让他记住“里面有什么”(比如“有红色积木、小熊玩偶、塑料勺子”)。
- 盖好盒子摇一摇,让宝宝伸手进去摸,不许看,凭手感找出指定物品(比如“请你摸出那个小熊”)。
- 熟练后可以增加难度:比如混入相似物品(两个不同颜色的勺子),或让他描述“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感觉”(“圆圆的、硬硬的”)。
为什么能提升专注力?
宝宝需要集中注意力“回忆物品特征”“感受触感”“排除干扰”,整个过程都在主动调动注意力,而且“摸到正确物品”的成就感会让他更愿意专注。
2. 「拼图进阶」游戏(适合2.5-5岁):用“挑战感”延长专注时长
准备材料 :纸质拼图(从4-6片的简单图案开始,比如动物、水果),没有拼图的话,用硬纸板画个简单图案剪开也可以。
玩法 :
- 第一次玩时,家长和宝宝一起拼,指着碎片说“你看这片有小兔子的耳朵,应该在这里”,帮他建立“找线索”的思路。
- 熟练后,让他自己拼,家长别催促,哪怕他停下来发呆也别急着提醒,等他自己重新开始——专注力就是在“自己想办法”的过程中增强的。
- 每过1-2周,换成多2-3片的拼图,慢慢增加难度,让他始终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挑战感。
为什么能提升专注力?
拼图需要孩子持续观察“颜色、形状、边缘”,还要记住“整体图案”,这种“目标明确+逐步推进”的游戏,能自然延长专注时间,而且完成后的成就感会强化“专注做事”的积极性。
3. 「生活小任务」游戏(适合3-6岁):在“做事”中培养“抗干扰专注”
准备材料 :家里的日常场景(比如摆碗筷、整理玩具、给植物浇水)。
玩法 :
- 给宝宝分配一个简单的“小任务”,比如“吃饭前帮妈妈摆3双筷子,要放在每个碗的右边”,明确告诉他“做完才能去玩哦”。
- 过程中可以故意制造一点小干扰(比如爸爸说“宝宝来看看这个”),观察他是否会坚持做完再回应——如果他跑开了,温和提醒“我们先把筷子摆完,再去看好不好?”
- 完成后具体表扬:“刚才爸爸叫你,你还是先把筷子摆完了,真专注!”
为什么能提升专注力?
真实生活中的任务比玩具更有“意义感”,孩子会更愿意投入;而“抗干扰”练习,能帮他学会“排除分心,坚持目标”,这种专注力在上学后听课、写作业时特别重要。
关键提醒:保护专注力,比“训练”更重要
玩游戏时,家长别总问“你看这是什么”“快一点呀”,过度打断会破坏宝宝的沉浸感;也别因为他没做好就批评,专注力的培养需要耐心——哪怕他一开始只能专注2分钟,只要每天玩5-10分钟,慢慢就会进步。
其实对孩子来说,“专注”的本质是“对一件事真正感兴趣”。用这些低成本的游戏让他体验“认真做事的快乐”,比任何说教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