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首先要保持教育一致性。比如约定好 “看电视只能半小时”,就不能今天严格执行、明天又随意放宽,反复无常会让孩子对规则失去信任,也容易养成投机取巧的心态。
在孩子面前,要格外注意言行边界。别随便和他人谈论他的糗事,比如当着亲戚的面说 “他上次吃饭把汤洒了一身”,看似是玩笑,却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伤害他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感受,才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表扬孩子也要有原则,不认同的行为绝不能随意表扬。如果孩子抢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却为了安抚他而说 “你真厉害”,会让他混淆对错。只有针对正确的行为,比如主动分享、礼貌待人,才能让表扬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承诺过的事要算数,允许孩子做的事,事后别反悔斥责。比如答应周末带他去公园,却因临时不想出门而指责 “你怎么总想着玩”,这种出尔反尔会让孩子感到委屈,也会影响家长在他心中的可信度。
日常秩序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固定吃饭、写作业、洗澡、刷牙、整理房间、听故事、睡觉的时间,能让孩子形成规律的生活节奏,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减少焦虑和抵触。
当家长和其他人相处时,别让孩子占据所有注意力。比如和朋友聚会时,一直围着孩子转,忽略了和朋友的交流,不仅会影响社交,还可能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可以适当和孩子说明 “妈妈现在和阿姨聊会儿天,等会儿陪你玩”,让他学会理解和等待。
面对孩子的努力,要始终用积极的方式肯定。孩子学系鞋带时反复失败,别甩脸色、叹气或表现出不耐烦,而是说 “你刚才试了好几种方法,特别认真,再试试肯定能成功”。积极的反馈能让孩子更有信心,也能培养他的抗挫折能力。
孩子的幻想和想象力是宝贵的财富,千万别轻易打压。他说 “我想长出翅膀飞到月亮上”,别泼冷水说 “不可能,别瞎想”,可以顺着他的思路说 “那你觉得飞到月亮上会看到什么呀”,保护这份童真,能让孩子的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要让孩子明白,大人也有自己的世界。比如家长在处理工作时,告诉孩子 “妈妈现在要回复重要消息,这是妈妈的事情,等我忙完就陪你”,让他知道不是所有时间都要围着他转,学会尊重他人的空间和需求。
别用自己的喜好绑架孩子,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事,孩子也不会喜欢。家长可能觉得洗头、洗澡很麻烦,但孩子或许觉得玩水很有趣。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他的真实感受,才能让亲子相处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