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对于 0-1 岁的宝宝而言,安全感是成长的基石,如同土壤之于幼苗。这个阶段的宝宝尚未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全然陌生的存在,父母的陪伴与回应,便是他们感知安全的重要途径。新手爸妈若能掌握科学的互动方式,便能为宝宝构建起稳固的心理安全网。
高质量陪伴,筑牢安全底色
陪伴的关键不在时长,而在质量。当宝宝醒着时,父母可以俯身在婴儿床旁,用温柔的目光与宝宝对视,轻声哼唱自编的童谣,或用手指轻轻触碰他们的小手小脚。这种充满爱意的肢体接触和声音互动,能让宝宝感受到 “被关注”。即便在忙碌时,也可以将宝宝放在视线可及的婴儿椅上,时不时给予一个微笑或挥手,让他们知道自己始终处于被保护的范围中。研究表明,宝宝在感受到成人持续的关注时,心率会更平稳,情绪也更易保持平静。
图片源自:AI生图
及时回应,建立信任联结
宝宝的哭声、咿呀声都是他们表达需求的信号。饿了、困了、尿布湿了,或是单纯想被抱抱,这些需求若能得到及时回应,会让宝宝逐渐形成 “我的信号有意义” 的认知。有些新手爸妈担心 “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但实际上,0-1 岁是建立信任的关键期。当宝宝哭泣时,先检查生理需求,再用轻柔的语言安抚:“妈妈在这里,宝宝不怕哦。” 即便暂时无法立刻满足,也要让宝宝感受到回应的诚意。这种 “需求 - 回应” 的良性循环,会让宝宝确信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营造稳定环境,减少不安刺激
宝宝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频繁更换看护人、居住环境,或是家中长期充斥嘈杂的声音,都可能引发他们的不安。新手爸妈可以尽量保持照顾者的稳定,睡前进行固定的仪式:洗澡、换衣、讲故事,让宝宝通过重复的流程感知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从而减少对未知的恐惧。此外,宝宝的活动空间应保持整洁,避免过多晃动的玩具或刺眼的光线,这些细节都能为他们营造 “可控” 的安全氛围。
传递积极情绪,成为安全港湾
父母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宝宝。当爸妈焦虑、烦躁时,宝宝会通过语气、肢体动作捕捉到这些负面信号,进而产生不安。新手爸妈要学会调整自身状态,即便疲惫,面对宝宝时也尽量保持平和的语气与放松的表情。可以多与宝宝进行肌肤接触,比如怀抱时让宝宝贴近胸口,让他们聆听熟悉的心跳声 —— 这是宝宝在胎儿期就熟悉的 “安全声音”,能快速安抚他们的情绪。
0-1 岁的安全感培养,是一场需要耐心与爱的 “慢养” 过程。当宝宝在父母的陪伴中感受到持续的关爱、及时的回应,他们会逐渐建立起对世界的基本信任。这种深藏于心的安全感,将成为他们未来探索世界的勇气源泉,让他们在成长路上更自信、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