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新闻
宝亲网 > 亲子新闻 > 正文

培养高情商孩子 从做懂TA的父母开始

http://www.baoqin.com 2025-04-01 10:51:42 来源:宝亲网
  宝亲网讯 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中,每位家长都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期待——希望孩子拥有高情商。期望他们在校园里,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获得老师的青睐;步入社会后,凭借好人缘,诸事顺遂。

  然而,不少人对“情商高”存在误解,认为情商高就是巧舌如簧、处事圆滑,不得罪人。但实际上,如果家长没有正确理解“情商”的内涵,很可能在育儿过程中,将孩子引向错误的方向。毕竟,比起工于心计之人,大家都更乐意与真诚坦率的人交往。那么,情商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培养呢?

  情商:情绪控制力,而非心机谋略

  心理学将情商定义为一种特殊的智商,它关乎个体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感知、掌控自身情绪的能力。这一能力对孩子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智商,能助力孩子在未来收获成功,感知幸福。

  对孩子来说,高情商意味着他们能够克制冲动。当负面情绪来袭,能清晰分辨自己究竟是生气、难过,还是其他情绪,并以健康的方式排解负面情绪,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高情商的孩子还具备共情能力,能敏锐捕捉他人的情绪变化,在他人难过时,给予安慰而非嘲笑。

  由此可见,情商的核心并非能说会道,而是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营造和谐融洽的相处氛围。

  践行五步法,有效提升孩子情商

  人际关系领域的专家约翰·戈特曼博士指出:“亲子间的情绪沟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情商的发展。”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往往忽视了情绪的重要性。当孩子难过、生气时,家长的第一反应,要么是否定、打压孩子的情绪,要么就是一味哄劝,让孩子忽视自身感受。

  比如,孩子在搭建积木时遭遇挫折,满心沮丧与愤怒,一气之下推倒积木。这时,有的家长可能会立刻批评:“不就是搭积木嘛,有什么好生气的。搭不好还发脾气,还有理了?”而溺爱孩子的家长则可能急忙哄道:“宝贝别生气,妈妈陪你看动画片。”

  实际上,孩子生气的时刻,恰恰是引导他们认识和控制情绪的绝佳时机。上述两种处理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不被接纳的,从而错失培养情商的机会。那么,当孩子闹情绪时,家长该如何应对呢?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提出的“情绪管理训练”五步法,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只要落实这五个步骤,就能助力孩子认识、觉察和调整情绪,提升情商。

  1. 敏锐察觉孩子情绪 :当孩子出现情绪波动时,家长要能及时发现,并准确识别孩子正在经历的情绪,是生气、难过,还是沮丧、焦虑。要做到这一点,家长首先要对自身情绪保持敏感,认识到情绪没有对错之分,完全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以无害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当想冲孩子发火时,不妨坦诚相告:“妈妈现在很生气,需要去房间冷静一下。”也可以通过深呼吸、默数数字、捏解压球等方式缓解情绪。家长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在给孩子做示范,让孩子明白:“人都会有情绪,这很正常,重要的是如何表达情绪。”当家长能坦诚面对自己的情绪,就能更敏锐、包容地对待孩子的情绪。看到孩子闹情绪时,克制住责备的冲动,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们的感受,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共情”。家长无需认同孩子的错误行为,只需将情绪和行为分开,接纳孩子的情绪,这样孩子就能感受到家长的爱与理解。

  2. 善于把握培养契机 :家长要转变观念,将孩子的情绪视为培养情商的契机,而非急于解决的麻烦。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哭泣,会心疼不已,总想立刻哄好。但家长的职责并非让孩子时刻保持快乐,而是教会他们管理情绪的方法,让孩子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自我安慰、接纳情绪,并独立解决问题。因此,当看到孩子产生情绪时,家长不妨在心里提醒自己:“这是帮助孩子的好机会,我要接纳他的情绪,让他愿意接受我的帮助。”

  3. 认真倾听并认可孩子 :这一步至关重要,但家长们常常做错。当孩子表达情绪或说气话时,家长要专注倾听,认可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想出去玩,但天色已晚,家长拒绝了孩子的请求,孩子因此发脾气。此时,家长若指责孩子发脾气,或者跟孩子讲道理:“天都这么晚了,出去也没什么好玩的,明天妈妈再带你下去玩。”往往收效甚微。因为家长没有先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没有给予孩子理解,孩子自然无法平复情绪,听进家长的道理。家长应该专注地看着孩子,重复孩子说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比如孩子说:“我就想下去玩嘛。”家长可以回应:“天黑了,你还是特别想下去玩,对吗?妈妈拒绝了你的请求,你看起来很失望。”

  4. 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在孩子情绪强烈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将感受与情绪名称对应起来,为情绪贴上标签,如“伤心、生气、害怕、紧张、担心”等。研究表明,给情绪贴标签能安抚神经系统,帮助孩子更快平复情绪。同时,这一过程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感受是正常的,有特定名称的,从而更好地辨识和掌控情绪。

  5. 协助孩子解决问题 :最后,家长要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用正确行为替代错误行为。比如,孩子生气时,绝不允许出现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但可以通过语言表达、画画、深呼吸、捏软球等方式宣泄情绪。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直接告知这些方法,让孩子选择一种进行练习。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即便孩子想到的方法不太可行,也不要立即否定,可等所有方法都罗列出来后,再共同挑选最佳方案。这一过程能帮助孩子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不再一味发脾气、抱怨,而是主动想办法解决。

  共情:高情商的基石

  上述五个步骤,能够帮助孩子训练情绪管理能力。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帮助孩子识别情绪,同时向孩子示范,家长是如何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们的。当孩子具备共情能力,在看到别人遭遇困难、心情悲伤时,能够给予理解和倾听,而不是急于出谋划策,指手画脚,就已经拥有了高情商,自然会受到大家的喜爱。

  而这一切的起点,是家长对自己和孩子的理解。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通过不断练习,在引导孩子成长的同时,治愈自己,与孩子共同进步。

少儿读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公司招聘 | 欢迎投稿 |
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网站投稿 投诉建议 业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