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家有萌娃的家长们想必都有体会,孩子精力如同永动机,好奇心爆棚,却对危险毫无感知。坠床、溺水、烫伤……各种意外伤害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敌人”,防不胜防。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令人揪心,我国每年有上百万儿童因意外伤害失去生命,意外伤害已成为0 - 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家长在孩子受伤时,或是盲目采用偏方,或是慌乱无措,不仅错失抢救良机,还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面对儿童意外伤害,正确的急救原则至关重要:首先要维持孩子生命,将伤害降到最低并避免二次伤害;其次,减轻孩子的痛苦;最后,及时送医治疗。为了帮助家长们在关键时刻冷静应对,下面整理了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建议家长们收藏。
擦伤:小伤口,大讲究
擦伤是儿童最常见的小伤,孩子奔跑玩耍时,手掌、膝盖、肘部等部位很容易擦伤。这类伤口通常伴有轻微渗血,多数情况下能自行愈合。家长们千万别以为吹一吹就能解决问题,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轻柔地冲洗伤口,去除表面污垢,再用无菌棉签吸干水分,小伤口可不用包扎,保持通风更利于愈合。但如果伤口持续出血、较深或出现脓液,务必及时带孩子就医。
撕裂伤:快速止血,紧急就医
撕裂伤的伤口比擦伤更深,从表皮直至深层组织,严重时可能损伤神经和筋膜。一旦孩子受伤,家长要第一时间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按压出血部位5 - 10分钟,持续按压后迅速前往医院,让医生进行专业处理。期间不要频繁揭开查看,以免加重出血。
瘀伤与摔伤:冷敷热敷,讲究顺序
孩子从高处摔下后,头皮常常出现血肿,看着吓人,但多数情况下头部损伤并不严重,孩子哭闹一阵后就又活蹦乱跳了。在处理这类伤时,家长要克制自己的“治疗欲”,不要涂抹食用油,更不要揉搓肿包,否则会加重肿胀。在确认伤口无出血后,用冷水或冰敷进行处理;若伤口有轻微出血,先止血、消毒,待伤口干燥后再冷敷。受伤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刺伤:谨慎处理,预防感染
钉子、木刺等尖锐物品很容易刺伤孩子,刺伤伤口又窄又深,极易感染破伤风杆菌。因此,无论伤口大小,都应带孩子前往医院,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若有异物残留皮下,比如木刺、玻璃碎片等,家长切勿自行处理,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应尽快带孩子就医。
抓伤:区别对待,合理处理
孩子皮肤娇嫩,玩耍时容易被抓伤。如果只是表皮抓伤,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等待自然结痂即可。若抓伤严重,伤口撕裂或出血不止,需立即送医。
砸伤:高度警惕,全面检查
高空坠物的冲击力巨大,即便孩子受伤后看似正常,也可能存在隐匿性损伤。因此,一旦孩子被高空坠物砸中,不管有无明显症状,都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手指被门夹伤:冷静判断,科学处理
孩子手指被门夹伤后,往往疼得大哭。如果只是轻微挤压,可通过冷敷缓解疼痛;若手指肿胀严重、伤口较深或指甲下出血,不要强行拉直手指,应立即送医。
被猫狗咬伤:冲洗伤口,及时就医
猫狗咬伤或抓伤后,家长要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并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近乎100%,不可掉以轻心。
被蜜蜂蜇伤:取出毒刺,密切观察
蜜蜂蜇伤后,先用消毒镊子小心取出毒刺,然后冰敷蜇伤部位,缓解疼痛和肿胀。观察半小时,若孩子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送医急救。
被蚊虫叮咬伤:温和处理,避免感染
夏季蚊虫活跃,孩子被叮咬后又痒又疼。家长可以用肥皂水或苏打水清洗叮咬部位,缓解不适。尽量避免孩子搔抓,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若不慎抓破,让伤口自然结痂,不要抠挠。
儿童安全无小事,与其在意外发生后追悔莫及,不如做好预防工作。家长们要多了解儿童安全知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