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冬去春来,气温逐渐回暖,可天气却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此时, “春捂” 就成了家长们守护孩子健康的关键一环。但春捂得讲究科学方法,否则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还可能损害孩子的健康。
所谓 “捂”,指的是春季不要急于给孩子减少衣物,仍应适当多穿。春风虽不像冬风那般凛冽刺骨,柔和许多,但早晚依旧带着丝丝凉意。为了应对这种多变的天气,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件方便穿脱的外套。这种外套既能有效阻挡冷风,又具备良好的透气性,让孩子在温暖与舒适间找到平衡。不过,春捂绝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当孩子穿得过多,身体捂出了汗,一旦冷风一吹,汗水迅速蒸发带走热量,孩子的身体就像被泼了冷水,反而更容易着凉 “伤风”。
春捂有没有标准呢?一般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超过 15℃时,就可以考虑给孩子脱掉棉衣了。若在高温环境下,孩子仍穿着厚重的衣物,身体的耐热限度就会被打破,体温调节中枢难以适应,进而影响身体健康。除了温度,日夜温差也是判断是否需要捂的重要指标。当日夜温差大于 8℃时,家长就得留意给孩子做好春捂工作。春天的气温变化犹如坐过山车,前一天还是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第二天可能就寒流来袭、气温骤降。这种剧烈的温差变化,稍不注意,孩子就容易生病。
当气温回升后,也别急着给孩子减衣,最好再捂 7 天左右。孩子的身体机能尚在发育阶段,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经过一周左右的缓冲,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气温的上升。
这里还有一些春捂小贴士,家长们不妨记一记。首先,千万不要给孩子捂过了头。判断孩子穿衣是否合适,可以摸摸孩子的头颈,只要没有出汗,就说明穿衣适量。其次,春天要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晒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能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帮助孩子吸收钙,还能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搭配,让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温差比南方更大,气温变化更为剧烈,北方的家长在春捂这件事上,更要多留个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