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季节交替的时刻,你是否发现周围的朋友、同事中,感冒咳嗽的声音此起彼伏?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流感病毒阳性率正在持续攀升,且99%以上为甲型流感(甲流)。面对这一波流感高峰,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防御准备?
流感疫情悄然升温:数据背后的真相
想象一下,当你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头,或是沉浸在忙碌的办公室氛围中,不经意间,流感病毒可能已悄然潜伏。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2024年第52周(12月23日-12月29日),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均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且主要类型为A(H1N1)pdm09亚型。南方省份检测到2115份阳性标本,较两周前几乎翻倍;北方省份更是检测到2768份阳性标本,形势不容乐观。这一切都在无声地告诉我们:流感,真的来了!
对于甲流:你了解多少?
流感病毒家族庞大,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流感以其强大的传染性和易变性而臭名昭著。那么,甲流来袭时,我们该如何识别它的踪迹呢?
发热:体温常常飙升至38℃以上,成为甲流最直接的“名片”。
咳嗽:干咳或伴有咳痰,让人难以忽视它的存在。
喉咙疼痛:咽喉不适,仿佛有异物卡喉。
鼻塞或流涕:流鼻涕、鼻塞、打喷嚏,一套“组合拳”让人应接不暇。
头痛与乏力:头痛欲裂,身体疲惫不堪,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
肌肉和关节疼痛:全身肌肉酸痛,仿佛每一寸肌肤都在抗议。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这些看似与感冒无关的症状,有时也是甲流的“帮凶”。
那么,甲流与普通感冒又有何异同呢?香港时代医疗(medtimes.com.hk)表示,普通感冒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传染性较弱,症状较轻,通常5-7天即可自愈。而甲流则以其强大的传染性和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著称,患者往往表现为高烧、头痛、乏力等症状,且容易引起肺炎、中耳炎等严重并发症。
流感来袭该如何用药?
一旦不幸中招,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临床针对流感的药物主要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和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等。其中,奥司他韦因其对甲流和乙流的抗病毒活性而备受推崇。但请注意,奥司他韦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最好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服用,连续服用5天,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建议停药。
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护理同样重要。流感患者应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鸡肉和鸭肉等,同时注重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水果。
准备好预防流感的“秘密武器”!
面对流感,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以下是几个高效预防甲流的小贴士,让你在这场战役中占据先机:
A. 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疫苗能够显著降低接种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会根据全球流感监测情况更新疫苗成分,因此推荐每年接种。
B. 做好日常防护措施,如:
保持手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至少20秒,尤其是在触摸公共物品或咳嗽、打喷嚏后。
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避免人群聚集: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与呼吸道症状人员的接触。
居所清洁通风:定期清洁居所,保持空气流通,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进行定期清洁与消毒。
佩戴口罩: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时,患者及陪护人员应佩戴口罩,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老年人特别防护:老年人作为流感高风险人群,应尽量避免前往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养成佩戴口罩的习惯。
在这场与流感的较量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通过科学的疫苗接种、严格的日常防护措施以及合理的饮食护理,我们完全有能力将流感拒之门外。记住,预防永远是最好的治疗!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健康与安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