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在教育历程中,有一种力量温柔而强大,它不言不语,却能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心灵与未来——就是暗示的力量。洪兰教授说,语言如同雕刻刀,能够不断地根据外界的需求,重塑我们大脑中的神经网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正向的暗示与鼓励,就如同温暖的阳光,滋养着他们茁壮成长。
FFC模型:精准夸奖的艺术
要想让赞美成为孩子成长的催化剂,而非空洞的敷衍,我们可以借鉴“FFC模型”。这一模型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事实(Fact)、感觉(Feeling)、比较(Compare)。
事实(Fact):具体描述孩子的行为或成就,如“今天你没有等妈妈提醒,就自己主动开始写作业了。”这样的描述让孩子感受到被看见的认可。
感觉(Feeling):真诚表达你的感受,比如“这让我感到非常骄傲,因为你正在培养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情感的共鸣能加深赞美的力量。
比较(Compare):适度地与孩子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如“和上学期相比,你在学习上的进步真的很大。”但切记,比较应是为了激励而非打击。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库
夸奖的三大黄金法则
纯粹性:夸奖应当是纯粹的,不附带任何条件或期望。让孩子感受到的是对他们本身的认可,而非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适度性:过分的夸奖可能让孩子感到压力重重,甚至产生自我怀疑。恰到好处的赞美,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适龄性: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夸奖也应随之调整。避免用对小学生的标准去夸赞中学生的自理能力,保持夸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正向暗示:语言的魔法
儿童心理学家阿黛尔·法伯的警世恒言提醒我们,大人的话语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避免使用负面标签,多用积极、肯定的语言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说“你怎么这么笨”,而是告诉他“你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你也可以通过努力达到。”
当孩子犯错时,用“我们一起解决问题”代替指责,让孩子感受到支持与鼓励。
用“我相信你行”的坚定信念,激发孩子的勇气与自信,让他们勇于尝试,不畏挑战。
正向预期:共筑梦想的桥梁
与孩子一起构建正向预期,是帮助他们发现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这并不意味着为孩子设定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基于他们已有的优点和努力,给予肯定与期待。比如,“你复习得这么认真,考试时只要细心一点,我相信你能取得好成绩。”这样的话语,既肯定了孩子的付出,又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情绪稳定的父母和充满爱的表达,将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这份温暖与力量,将化作他们追求梦想、迎接挑战的无限勇气和底气。在暗示的魔力下,让我们携手以赞美之光,点亮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