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孩子的气,不理孩子
通常在孩子淘气或者犯错后,爸爸妈妈没消气时。通常这是很多父母会故意拒绝、忽略孩子,向孩子展示自己的威严,以此来表达对孩子的惩罚。
这样对待孩子,孩子很多时候却意识不到爸爸妈妈冷淡的原因与自己的行为和错误有关,从而无法反思自己的错误,还会因为父母的冷淡而缺乏安全和信任感,影响亲子关系。
正确做法: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平静的对孩子说因为你刚才的某种行为,我很生气,现在我需要自己冷静一会,希望你也想一下自己做错了什么,给我几分钟冷静时间。
2、孩子呼唤时,不作回应
孩子尤其是5岁以前的孩子,爸爸妈妈是她们唯一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她们的喜怒哀乐吃喝拉撒全都依靠父母。经常把“妈妈”放在嘴边。但是身为父母通常有很多事情要做,当孩子叫我们时,我们可能出于疲惫或者工作忙而不能及时回应。但是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提出的要求(博取关注),如果不能在7秒之内做出回应,孩子就会出现挫败感。
偶尔出现不回应情形还好,如果次数错了孩子会觉得自己并不重要,有严重的挫败感,日后和人交往会有消极影响。
正确做法:当你很忙时孩子呼唤你,声音先回应,可暂时不做其他行为,比如“我现在有点忙,稍等一下再听你跟我讲话。”
能和孩子积极互动的父母,能培养出更积极、更聪明、学习能力更强的孩子。所以当孩子呼唤你时,请第一时间积极回应。
3、陪孩子不是在他旁边玩手机
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时都处于“人在旁边”的状态,但是注意力却在手机、电视上,看起来是在陪孩子,实际上并没起到陪伴的作用,而是应付。孩子也会模仿这种行为,导致专注力下降,同时也会模仿这种与人相处的行为,形成不良社交习惯,并且用在自己家人身上。
正确做法:要么不陪,陪就全身心的陪,全身心的陪伴会让孩子得到很大满足。如果确实不能陪伴孩子,可以直接跟孩子说“我现在有事,等我处理好了再来陪伴你。”
家长可以设置一个“手机拜拜”时间。也就是在这期间不处理手机上的事情,在这期间只陪伴孩子,可以是10分钟,可以是20分钟,如果时间允许,你还可以设置更长时间。在这之前,家长可以对着手机说“好了,现在是手机时间,我要专心的陪我的孩子。”相信每个孩子听到这都会非常开心,在手机拜拜时间内,只要不是特别紧急的电话,当电话响后跟孩子说“现在是手机拜拜时间,所以我不会去处理手机事务。”这时孩子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是被在乎的。当然,大多数孩子都会允许家长去接电话,但是你要保证接完电话回来继续你们没完成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