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孩子规则意识很强,遇到不守规则的人就想去制止,比如制止别人在图书馆吃东西、制止其他小朋友插队。或者问“妈妈,为什么那个小朋友吃饭时候可以看手机呢?”
我们帮助孩子建立了规则意识,但是有些人没有这样的意识或者打破了这个意识,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孩子一般会有两种反映:
一、别人可以这样做,为什么我不可以呢?
二、他们不对,我要制止他们。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别人不守规则时,我们为什么还要守规则。
1、孩子知道规则是什么,并且强调这是我们家的家规。
2、说清为什么要遵守这个规则。
比如孩子问“为什么那个小朋友吃饭可以看手机,我不可以呢?”
可以这样回答孩子
1、“你看你吃饭的时候就很专心,这是我们家的家规。”
2、吃饭时候不看手机不看电视,才能吸收的更好。
每个人心中都有道德准则,并不是通过和他人比较判断到底是对还是错。尤其是很多本来不道德的事情,不是因为有人做了就变成了道德的事。而是“周围人都做了不道德的事情,我也不去做。”
那么当孩子有上述第二种反映时,该怎么办呢?
家长第一反映通常是“管好你自己,不要管别人。”但是这句话说出来以后孩子会更加迷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遵守规则,也不知道别人为什么不遵守。
这时家长坚守两个原则:态度坚定支持孩子,行动见机行事
首先保障孩子的安全,比如把孩子拉到自己身边来,然后认同孩子的感觉“是啊,在图书馆是不允许吃东西的。”然后找制定规则的人求助,比如找图书管理员投诉有人吃东西。这个过程强化了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她知道她是没错的。
但是生活中确实会有遇到一些事,即便投诉了,也没有人去管。这时就让孩子知道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按照我们希望的运动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
更不要因此生气,做错事情的是别人,我们不要用生气来惩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