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很多家长发现跟孩子讲话,尤其是在说教时,孩子喝奶顶嘴“我就要这样。”“那其他小朋友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孩子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当她们出于“求存”状态的时候(努力地想如何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会基于自己的观察和判断,继而做出很多大人眼中的不良行为。
很多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孩子只有听大人说话的份,尤其是在“范翠”的时候,一旦反驳便会受到更严厉的批评。但是从孩子的发展规律来说,在他们一岁多的时候,就开始有自己的“个性”和“自我意识”逐渐学会判断事情的“对错”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表现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孩子就是爱顶嘴了。
事实上,这对于孩子本身的发展来说,这并不完全是坏事,一个会质疑和反对的孩子,不仅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性格上也更有逐渐,而且敢于争辩和反抗,也是个人意识觉醒的标志。这种可贵的能力,有利于孩子长远发展。
相反,这时候孩子的“顶嘴”总是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其实是在否定孩子的主观意识,让孩子变得盲从,会否定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错了吗?”从而失去自我判断。
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但是要听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孩子把话说完,如果不是胡搅蛮缠和原则上的问题,大可不必质疑孩子说的话,与其加以斥责,不如有理有据跟孩子“争辩”一番,让他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平日也要注意沟通方式,给孩子平等的交流机会,观察孩子,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有点,不要主观的把孩子的意见表达当成“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