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孩子:“妈妈,我有点热。”
妈妈“没事,你不热。”
孩子:“妈妈,我今天不想去幼儿园。”
妈妈:“不行啊,你得去。”
孩子:“妈妈,我饱了。”
妈妈:“(不,你没饱)再吃点青菜。”
这些对话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也说过?这就叫跟孩子争论他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我的感受不重要。”“爸爸/妈妈不在乎我的感受。”他们不再在家长面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真实感受,从而导致亲子关系疏远。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比如,早晨孩子起床后跟妈妈说“我今天不想去幼儿园。”大部分家长第一反应可能都是“大早晨闹脾气。”很少有家长能去想一想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是不是因为去幼儿园看不见爸爸妈妈了,有分离焦虑?还是在幼儿园里遇到了什么事?或者是不是跟老师和小朋友相处时遇到了什么问题?还是没睡够了,想再睡一会?等等。
家长要做的是去了解不想去幼儿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而不是否定他。当孩子的感受和我们期待不一样的时候,家长不要先入为主的想孩子在跟自己作对,从而发脾气。而要想到:此刻孩子需要我的帮助。
当家长有了这种想法,通过对话就多了走进孩子内心的机会,就会愿意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会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
尊重孩子内心的感受本质上也是共情,是无条件的爱,家长要用行动告诉孩子你所有的情绪,包括难过、高兴、愤怒、委屈等等,爸爸妈妈都会接纳你,都不会压抑你,因为我们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