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我的孩子能听懂,但不会说话。”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有些孩子是「懂却不开口」。
*表达性语言障碍: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实际年龄应有的水平,但语言理解能力正常。但更常见的类型却是「不懂所以不会说」。感受性语言障碍:语言理解能力明显低于实际年龄应有的水平的孩子,却是更常见的类型。
你的孩子,可能“迷惑”了你
孩子真正的理解能力,可能并没有你认为的多。这里说的“迷惑”,并不是孩子有意而为之,而是孩子用了一些应对的方法去适应周围的环境。
选 择
当家长给出选择时,无论孩子是不是想要,孩子可能会选择其中的物品之一。在父母看来,孩子已经理解了意思,并做出了选择。真的是这样吗?
举例
父母问:“你想要苹果还是梨子?”
孩子:“梨子”
父母调换顺序:“你想要梨子还是苹果?”
孩子:“苹果”
不能理解并真正做出选择的小朋友,他一般会选择选项的最后一个选项。
家长可以在家试试,记得要用口语表达,不要用物品展示,展示物品的情况下,孩子会更容易选择他真正想要的东西,
共 同 关 注
孩子可能“利用”共同关注来“迷惑”你。共同关注是指两个人同一时间关注同一件事或者同一件物品。
举例:
家长看着小汽车,对孩子说:“把车车给我”
孩子会把小汽车正确的递给家长,而不是把小汽车左边的玩具球递给家长。家长之所以认为孩子“懂的比说的多”,可能是因为孩子能够运用共同关注。
听 指 令
孩子听懂家长的指令,是因为他真正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是因为家长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了手势和引导了孩子?
举例——运用手势
父母摸摸小朋友的手和头,对孩子说:“把帽子和手套戴上。”
外面正好很冷,孩子很快就会明白父母的意思。
举例——物品的本身用途
爸爸说:“把球扔给我。”
孩子就把球扔了,这是玩具球本身的用途。
如果爸爸说“把球踩在脚下”,那家长可以思考一下,小朋友是否会照做呢?
举例——跟随
在幼儿园
老师说:“一起打扫卫生。”
理解能力弱的孩子,通常会等着看其他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然后跟着做。
举例——方位词
家长:“把脏纸巾扔到垃圾桶里面。”
小朋友一般都会照做,因为家长是这么示范的,并且家长要求的动作也适合正在使用的对象。
家长可以试着换一个指令:“把脏纸巾放在垃圾桶的下面。”
这种情况下,孩子是否还会照做呢?
他/他真的懂了吗?
18个月的孩子应该可以理解100个词左右。
24个月的孩子则应该能够理解300个词左右。
24个月最少要会说50个词汇,如果没有50个词汇,会被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
不要总是假设「孩子什么都懂,但是不会说」,想想文章上面举的例子,再思考一下孩子目前懂的到底有多少?
事实上,很多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往往在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上同时出现落后的现象。不守规矩,不听话,答非所问,很多时候也是语言理解有问题的孩子常出现的现象。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建立在语言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基本的语言理解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幼儿的语言理解提升,对他们听从成人的要求,遵守课堂纪律,解读别人的沟通动机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文章源自:儿童言语治疗师德芙 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