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别的孩子1岁时“爸爸、妈妈”喊得响亮,自己家的娃快1岁半了还迟迟「不开金口」,很多家长会这样解释:
晚说话好啊,说明我家孩子是贵人,更聪明!
其实这样的家长并不少见,觉得孩子这样说话晚并不是什么问题。
但您的孩子,真的是“贵人语迟”吗?
也有可能是语言发育迟缓!
千万不要因为“贵人语迟”这四个字,对孩子一直保持“观望”态度,容易错失早期诊断及干预的最佳时期!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关于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问题。
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处于语言发展阶段的儿童因各种原因所致在该时期内,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用语言符号进行语言理解、表达和交流,是一种儿童语言发展落后于实际年龄水平的状态。
临床表现为说话延迟、言语的理解或表达障碍。
当孩子的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明显落后于相应年龄所应达到的标准时,即为语言发育迟缓。
这类孩子由于大脑发育不全,常常还伴有其他问题如: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多动、乱扔东西、智力低下等异常行为。
以下列表是宝宝语言发展的规律表。不同宝宝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宝宝语言发育早或晚3个月以内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宝宝的语言发育落后超过6个月,家长则需要重视!
宝宝语言发展表
1-3个月
发出没有意义的咕咕声,主要是因为宝宝的口腔活动而发出,并没有特殊的语言含义。
4-6个月
如果有人和他说话,会咿咿呀呀地回应,发出笑声;会因为高兴而尖叫;哭闹时,大人的安抚声音,会让他停止哭闹或转移注意力。
6-9个月
会发出一串的牙牙学语声;知道辨别自己的名字。
1岁
会说有意义的词汇,如爸爸、妈妈;会挥手表示再见;会模仿简单的声音,如汪汪。
1岁半
会说的词汇增多,可以使用简单语汇与人互动、表达意思;会了解别人给予的简单指令,如抱抱、亲亲;会跟着大人模仿说单字,如猫、鱼、车等。
2岁
会用词汇或不完整句子,要求别人做什么,如喝水;会重复句子的最后一两个字;会故事书上常见的物品;语言发展快速的孩子,甚至可以说出清楚的常用句子。
3岁
会说完整的句子,包含至少3个单词。
红色预警:语言发育迟缓常见哪些表现?
家长一定要经常观察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包括声音的表达和接受指令的能力,语言发育迟缓一定要进行干预。常见的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为:
× 不能达到同龄的语言发展里程碑,过了说话的年龄仍然不说话
× 严重口齿不清,包括替代音(说话时把一个音用另外的音来替代,如:姥lao-脑nao)
× 语言运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
× 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
× 6个月时不会发出笑声或叫声
× 12个月,不会说任何简单的词语,也不会用身体语言和“啊啊”声与家长沟通
× 18个月,会说的词语少于15个
× 2岁,听不懂简单的指令,回答问题反应差
× 3岁以后对于语言的理解缓慢或不能理解
如果出现以上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找专业的发育训练师进行相关的评估。
日常生活如何加强语言发育?
语言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宝宝日后的成长和生活,家长有必要尽早帮助孩子获得必需的语言交流能力。
语言发育迟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的不重视。
那日常生活中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加强语言发育呢?需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给孩子吃过于软烂的食物。经常吃过于软烂的食物,会影响孩子的口腔肌肉发展。口腔肌肉得不到锻炼就会影响宝宝的发音。
跟孩子说话语速不要太快。家长说话语速太快,没给宝宝时间去“听到——理解——回答”,接收不到有效信息,大脑和语言无法同步,就有可能导致口吃或不爱说话。
家长适当装傻,让宝宝多说多解释。不要做太“善解人意”的家长,可以装作不懂宝宝肢体动作想要表达的意思,鼓励宝宝用语言把想法说出来。
爸爸妈妈不要沉默寡言,要变成一个“话唠”。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语调多和宝宝互动,描述身边所见所闻。
宝宝主动说话时要回应。让宝宝觉得说话是开心的事,自己说的话有效果,要倾听,回应,还可以夸奖。
宝宝说话说得吃力,说得慢,说得不清楚时,不要催促、指责、嘲笑宝宝,保护宝宝说话的热情和积极性,避免产生挫败感,更不爱说话。
语言发育有没有问题要尽早确诊。孩子语言发育落后,应该尽早采取言语治疗。
一般着重于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还要解决发音吐字的清晰度,音调,音量和流畅度的问题。
假如伴有感觉统合发展障碍或口部肌肉运动障碍,还应该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和口部肌肉训练。
语言发展能够让孩子在认知、社交、情感上获得帮助,早说话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与人沟通、学习也会更有优势。
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多关注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