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新闻
宝亲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孩子偷拿100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 这种教育方式可取吗?

http://www.baoqin.com 2021-07-06 16:55:50 来源:宝亲网

  宝亲网讯 近日,江苏南通一对夫妻拉着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到派出所,要求警察把孩子抓起来。民警详细问后得知,男孩是他们的儿子,为了去同学家里玩,偷偷拿了父母100元钱。父母为了教训孩子,将其送入警局,让警察把他抓起来。

  对于10岁的孩子,有“偷窃”行为,家长的确需要重视。但是大部分网友认为教育方式并非送入警局,而是应该了解一下孩子的动机,父母再反思一下自己平时对于孩子关于金钱观念的灌输是否出现问题,还有平时是不是对孩子的零花钱管控过于严格等等,多方面盘点一下孩子为什么会不经父母同意就将钱拿走,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而孩子有这种行为之后直接将其送入警局,是父母的不作为,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而将孩子交由警察,或许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对此警察对孩子进行了教育,并且让其将剩余的50元交还父母,同时也劝诫各位家长,不要让孩子害怕警察,而是教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找警察帮忙。

  此外,还有很多家长反映三、四岁的孩子经常拿别人的东西。该如何引导呢?

  孩子未经别人同意拿了东西,在成人眼中似乎就是“偷窃”的行为,其实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未经别人同意拿别人的东西,是“物权意识”发展的一个阶段。

  几乎每对家长都经历过,孩子只要看见喜欢的就想要。不会说话的时候就用哭来表达,看见了其他小朋友好看的风车,就要伸手拿,不给就哭。再大一点,不喜欢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去。在他们的眼中“我喜欢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我们不能通过孩子这种行为,就将孩子定义为“坏孩子。”这是她们意识萌牙的开始,是日后懂得守护自己东西的开始。一般孩子上幼儿园之后,随着接触的孩子越来越多,老师和家长给与正确的引导,这种现象会逐渐减轻,知道分享,并且也能够感受到分享的乐趣。

  如果家长发现四五岁的孩子经常有这种行为,频率很高时间也很长,说明家长可能经常忽略孩子的某种需求,孩子出于自我安慰,导致“偷东西”的行为。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不要立即扣帽子,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再反思自己是不是对孩子这方面控制是不是太严格。有的家长从来不给孩子买零食,孩子就经常拿别人的零食吃。

  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得到这个东西。如果孩子偷偷拿了超市或者其他人的的东西,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偷窃”,是要受到惩罚的。跟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将东西还回去,并且道歉。让孩子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

  不要大发雷霆,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是什么。家长大发雷霆只会让孩子害怕。也不要因此否定孩子的人格,“你是坏孩子。”“你是小偷。”等等,这也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会放大这件事在自己心中的负面影响。家长要做的是,指出错误行为,做出正确的补救行为,让孩子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最重要的。

  事后复盘要记牢。事后在晚上睡前或者其他家长和孩子都比较放松时,捋一遍这件事情。“你想要那个小卡子,所以就拿了是吗?”但是你这个行为是不正确的,这个行为是偷窃,是要受到惩罚的”如果孩子问是什么惩罚,家长可以告诉他,是要坐牢的。“你喜欢这件东西没有错,我也有喜欢的,并且要拥有的东西,但是我们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得来。”下次再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怎么办呢?“超市的东西必须付款后才能拿走,你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交换着戴,如果她愿意的话。”“你可以直接跟妈妈说你喜欢那个东西,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怎么买,什么时候买。”

  通常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接下来该怎么办。

  孩子行为背后,一定有心理动机,了解深层次的心理动机才能够在根本解决问题。

少儿读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公司招聘 | 欢迎投稿 |
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17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网站投稿 投诉建议 业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