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3月2日,2021年“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举办。座谈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将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必修课。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建议,在学校层面建立儿童防性侵教育体系,向未成年人教授相关知识,将相应课程纳入必修课。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强调,对受害当事人的教育一定要跟上,让他们大胆地指证犯罪分子,把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中,教材的遴选、设计要经过专家的研讨。
对此很多网友大力赞同“性教育要从小开始。”“那就让生物老师大大方方的讲,再把性侵法律知识一并带着,正确认识性,正确认识相关法律。”“支持,必须让他们懂得什么是被侵害了,要让他们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其实在给孩子传输性教育相关知识时,家长首先要正确认识性,很多家长谈性色变。此前有新闻报道称学校老师教孩子怀孕知识被家长吐槽。这样的家长怎么能够给孩子进行良好的性教育呢?家长首先要明白“性教育”并不等于“性行为”。告诉孩子哪里是隐私是性教育、跟宝宝说他是怎么出生的是性教育、甚至孩子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会拥抱也是性教育......性教育的范围很广,正确、科学的性教育会让孩子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万一被侵害时该怎么办。
坦然的告诉孩子,背心和裤衩盖住的地方是隐私,不能随便看和触碰。女孩的胸部、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男孩的生殖器官和部位是隐私部位。
①.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TA的隐私部位,叫做“视觉警报”。
②.如果有人谈论你的隐私部位,叫做“言语警报”。
③.如果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叫你触碰他的隐私部位,叫做“触碰警报”。
④.如果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叫做“独处警报”。特别要注意的是,父母不在身边,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糖果,更不能和他单独在一起。
⑤.如果有人拥抱、背、亲吻你,叫做“拥抱警报”。
这五个警报都是危险信号,我们要孩子明白,当有人对他做出这5种行为任意之一时,他就可以判定“那个人”是个坏人,要勇敢地对他的行为说“No”!
任何人不能随意触碰和看你的隐私,只有爸爸妈妈在你生病或者洗澡的情况下才行。家长平时也不要随意亲吻孩子,告诉孩子你如果不喜欢我亲你,那你完全可以直接告诉我,我就不会再做。让孩子知道明确的界限。
总之,性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家长要耐心引导以及细心观察。性教育只要开始,永远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