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都会有不同的表现。随着孩子成长,到3岁左右,就有了输赢的概念。并且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出只想赢、不想输的观点。孩子怕输的心理都一样,只是个体不同,孩子表现不同而已。孩子怕输也是阶段性性格典型标志。
理论出处参考埃里克森阶段论,3-6岁属于主动对内疚阶段,孩子想表现做主,却又担心自己失败,所以他们可爱的小脑袋也是很纠结的。
如果你和宝宝一起填色,当宝宝发现你填的非常好,自己却总是涂在边缘之外,她可能就会表现出很不满“妈妈,我为什么总是涂不好?”和宝宝一起搭积木,宝宝试过几次总是不满意,甚至会气的自己嚎啕大哭。
其实,这都是孩子心智发育的重要过程之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有竞争意识、害怕失败,并且在失败之后感到愤怒和失望是正常的表现。家长只需要正确引导,不随意给孩子贴上“输不起的标签。”
作为家长首先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是不是有以下表现:一、每次玩游戏都故意输给孩子,偶尔一次赢了孩子,只要孩子哭唧唧”我赢,我才是冠军。家长就马上屈服“好好,你最棒,你是冠军。”二、重视结果,只夸奖孩子结果,而不强调过程“你是冠军,你真棒。”“你真聪明。”“你永远都是最棒的。”“你永远都是第一名”...这样的夸赞只会让孩子重视输或者赢的结果,并且只要自己不是第一名、没赢,就觉得自己是不行的、是失败的。
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成败观、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
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因为输了表现出烦躁和焦虑、不开心时,家长首先应该理解孩子,毕竟这是他们心智发展的历程,不应该嘲笑或者训斥。“你现在有点不开心是吗?因为你没有得第一名。其实你刚刚已经很努力了,没得第一也没关系。”这时孩子的情绪可能就会得到缓解,认为自己的情绪能够被理解,这也是共情的方式。
及时鼓励孩子做事过程:无论孩子在哪方面表现的出色,家长都要及时鼓励孩子的过程,“你真的很有耐心,刚刚你非常专心的把这个画涂上颜色了呢,你看它多漂亮”“你之所以能够赢过妈妈,是因为你刚刚表现出的就是坚持,即便积木倒了好几次,最后你还是把它撘得得很高很高,你很努力你真棒。“
告诉孩子为什么没赢,而爸爸或者妈妈却赢了: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状态来决定结果。如果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三心二意,家长赢了以后可以告诉孩子输掉的原因“你刚刚是不是跑去玩小汽车了?三心二意是没有办法赢的哦,你要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情,这样赢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妈妈刚刚一直专心的搭积木,所以我的才没有散掉。”
或者直接跟孩子说,并不是你做的不够好,而是因为爸爸妈妈比你大,我们向你那般大的时候还没有你做的好呢,你已经很棒了。
正视输赢 只要玩的开心就好:当孩子因为没赢而闷闷不乐时,家长可以跟孩子说“你现在不开心是吗?那你玩的时候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开心的?”“对呀,输赢只是一个结果,只要你玩的过程开心就好啦!”
孩子想赢的心要保护,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去赢,尤其要肯定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没有人可以一直赢,所以引导孩子欣赏他人承认他人的优秀也很重要,教他学会从优秀的人身上学习自己没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