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我家孩子就是三分钟热度,玩啥都是不到 5 分钟就要干别的去。」
「我儿子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家里买的绘本他一本也看不进去。」
相信有这样感受的家长不占少数,好好的孩子,怎么就坐不住?
其实,孩子能不能沉浸在手上的事物,主要是由专注力决定的。
看着挺聪明但学习却不尽人意的孩子,往往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新知识,不能专注思维去理解新知识,就算每日忙忙碌碌地努力着,但和优秀者之间的差距依旧越来越大。
孩子的专注力好坏都跟啥有关系?怎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专注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父母持续地引导,今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你的孩子是不够专注吗?
对于 1~4 岁的宝宝来说,不专注才是正常的。
孩子在外面玩,一会儿被小花吸引,一会儿又跑去看小蚂蚁。这样的状态叫做随意注意,孩子看似一点也不专注,但其实正是这样的状态,激发他对世界探索,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与随意注意相对的,是有意注意,指的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状态,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专注力。
这种专注力的产生是需要时间的,主要跟孩子的大脑发育水平有关。
我们的大脑中,主要负责理性、反思、自我调节的功能区叫额叶。
比如我们都有不想上班的愿望,但我们依然服从上班的规则,这就是额叶在发挥作用。
大概要到 25 岁左右,额叶才会发育完全。在这之前,额叶挥发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还不能和人的本能抗衡。
家长总觉得 3、4 岁的孩子不专注,多数是冤枉孩子了,孩子只是还没发育到可以特别专注的阶段。
孩子专注力不如同龄人?
原因可能在家长
专注是一种持续的认知活动。当宝宝自己在专注的玩玩具时,家长突然要宝宝喝口水,或者指导宝宝如何玩,这种额外增加的行为,会让宝宝在玩玩具上的专注被迫中断。
同时,注意力的分配又是有「限额」的,宝宝正在关注一件事,很可能就很难再去关注另一件事情。当宝宝在专注状态中,大人突然来打断,这对于专注力的保持和培养是有害的。
其实,孩子专注力的好坏主要与家庭环境相关。很多爸妈,一边埋怨孩子专注力不好,一边好心办坏事,无意中破坏了孩子专注力的养成。
孩子独处环境杂乱、看护人时常打断孩子、家长经常强行指导孩子都是破坏孩子专注力的高发原因。
保护孩子专注力
家长要做对这 3 件事
孩子专心做事时,其实就是专注力提升的过程。
1. 尊重孩子的节奏,找准接入时机
我们说家长不要打扰孩子,并不是说完全听之任之,关键时给与正确的引导,才能有助于孩子专注力的连续。
具体什么时候介入,其实还是要根据孩子状态要决定。
比如说河马大叔的女儿搭积木,积木总是掉下来,但她并没有要发脾气,我就在一旁默默观察,不说话。
三、四次之后,她终于搭成功了。
我能明显感觉到,之后她搭积木时,专注的时间更长了,因为了有了成功经验,她有信心解决问题,也更愿意反复尝试。
2. 合理期望,给孩子挑选符合其能力水平的玩具
孩子坐不住,有些家长凭主观感觉,就下了孩子专注力差的结论。
其实,大部分孩子的专注力都是达标的。由于个体差异,孩子之间确实有微弱差异。
但只要孩子能较快地进入专注状态,而且能在分心后较快地回到原任务,专注力就是良好的。
为孩子准备符合他能力的物品和活动,孩子才有完成任务的希望,这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基础。
大部分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高估了孩子的能力,以致于为孩子准备的玩具和活动都大大地超过孩子年龄范围。
给 2 岁的孩子乐高小颗粒、教 3 岁不到的孩子算 10 以上的加减法。真的是我要是孩子我也做不到,没兴趣又如何能专注?
3. 不要指手画脚,要参与其中
孩子专心活动时,家长不要打扰和指导他,那孩子如果想让大人参与呢?
我女儿经常邀请我一起拼图、画画和搭积木。这时候,家长要做的,不是告诉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是成为他的战友,一起完成任务。
当你成为了孩子的同盟,自然就不是在打扰他,而是帮助和引导,而孩子的注意力也集中在活动本身。
如何通过玩
提高宝宝专注力?
如何跟孩子成为战友,要利用好益智拼图游戏。
拼图它所要求的规则、秩序、思维和专注力,其实都是基础的学习力,是在为构建未来的知识大厦打地基。
宝宝在玩中学,不知不觉就锻炼了这些基本能力:
1. 培养专注力
拼图要求孩子每次都在众多图块中选出正确的唯一一块,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专注力。
2.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同一款拼图,不同的孩子拼法不同,有的从上往下、有的从外往里,每一种方式都反映出孩子与众不同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手脑协调能力
拼图的过程实际上是眼睛观察、大脑思考和手部动作的协调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动手、动脑和观察的协调能力。
4. 提高认知能力和记忆力
拼图的图案往往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或故事情节,边玩还能边认知。另外,在反复拼图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根据回忆细节和过程来快速完成,这也极大地锻炼了孩子的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