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相信很多家长都发现了,有些孩子玩着玩着高兴了,对着家人给一巴掌。这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爷爷哈哈大笑“哎呀,看我孙子,会打人了。”
奶奶在一旁“唉?这么小就会打人。”
爷爷“没事的,又打不疼。”
爸爸在旁边旁边严厉的看着孩子“干嘛呢?怎么能打爷爷呢?不许打人啊,再打下试试。”
妈妈在旁边啪啪打了几下孩子屁股“叫你打人,打你疼不疼?”
孩子一脸蒙圈...
其实,孩子最初对人下手,并非真的想打人。是因为孩子玩着玩着高兴了,自己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不知道轻重,手起落下,旁边陪伴的家长就成了“受害者”。
爷爷奶奶的表现会让孩子认为这是一件正常的事,而爸爸的表现会导致孩子非常迷惑,“我也没做什么,为什么要训斥我?”妈妈的反映会让孩子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打。
这时,家长首先应该说出孩子当时的感受“你和爷爷玩的很高兴是吗?”然后抓着宝宝的小手,“如果你喜欢和爷爷玩,应该这样轻轻的摸摸爷爷。”这样,即没强化孩子“打人”的动作,又让孩子明白自己当时的感受就是高兴,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