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亲网讯 宝宝每个阶段的变化都意味着成长,每个动作的背后都暗藏着此阶段的心理和身体发育过程。很多宝宝喜欢扔东西,玩一会玩具不爱玩了,扔掉。别人递给他他不想要的东西,扔掉。扔东西这个动作本身并没问题,但是如果不分何时、何物的扔东西,家长就要想办法干预了,所谓的“管”并不是责备训斥,而是“顺势而为”。
一、好奇心和手眼发育的正常阶段
宝宝六个月以后好奇心增强,无意识的将东西扔掉之后发出来的响声能够吸引他们,这便是他们开始喜欢上扔东西的开始。他们甚至会不厌其烦的把东西一次次的扔在地上。因为这是宝宝发现因果关系的开始,当掉落的东西发出声响时,宝宝知道扔的结果是发出声音,也是宝宝大脑和手眼发育阶段的正常表现。
这时家长不要过分干预,要做的就是给宝宝创造扔东西的条件,在宝宝周围放不怕摔、不怕洒的东西。比如布玩偶、扔出后能够发出声音的小铃铛、掉地上有回响的玩具等等,当宝宝想要扔时就让他扔个够吧。
二、家人做好示范
宝宝的模仿能力超强,如果平时家人经常给他传输“扔”这个概念,孩子会自然而然的爱上“扔”。比如家长经常在宝宝面前做出扔东西的动作,或者表达扔东西,孩子就会不分何时何物,想扔就扔。因为宝宝没有充足的判断力,并不知道哪些东西该扔,哪些东西不该扔。
三、不苛责、不强调
一岁半以后,如果宝宝还是不分何时何物,想扔东西就扔的时候。家长就要干预了,但是干预过程中不要责备、不强调。比如宝宝玩玩具之后,将娃娃玩偶啪的仍在一边时,家长不要有过激烈的反应,告诉宝宝“你把娃娃摔疼了,我们捡起来,轻轻把她放旁边好吗?”一般情况下宝宝都会捡起来再轻轻放到旁边,如果宝宝不愿意,家长可以走过去将娃娃捡起来对娃娃说“对不起哦,摔疼你了。”然后轻轻把娃娃放在宝宝旁边。
如果宝宝随手将怕摔的东西扔掉,家长直接给宝宝看被他摔破的东西“你看这个小碗被你打破了,它很怕摔,下次我们把它轻轻放在那好吗?”
四、为了发泄情绪
有些宝宝生气时也会用扔东西来发泄情绪,“我不管,我就是要扔”。这时家长要做的是“共情关注”。“妈妈知道你现在心情很不好,等你心情好了再找妈妈”。“你可以扔东西,但是轻轻的会更好,因为他会疼的”。当你表达了对宝宝的共情关注时,宝宝会感觉原来自己有这个情绪是正常的,我的情绪妈妈能够理解。这时宝宝的愤怒情绪会减少一大半,当然就不会再扔东西啦。
五、有规则的扔东西
扔东西,能够锻炼孩子手眼协调,家长可以创造扔东西的条件。比如发现孩子扔东西是在玩,这时可以将海洋球放在一处,放到对面一个纸箱子“我们一起玩扔东西游戏呀?把所有海洋球扔进对面的纸箱子中,来,开始吧。或者把不怕扔的东西放在一起,让宝宝使劲仍个够。在欢声笑语中满足了孩子扔东西的欲望,还在游戏中增进了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宝宝的每个动作都隐藏着发育阶段和家人的影子,如果你发现宝宝有这类问题,首先思考下孩子为什么扔东西,是为了发泄情绪、还是撒欢儿、或者就是在玩。否则一味的制止,只会加剧不良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