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大多数宝宝一岁之后学会走路,但是有些宝宝在11个月左右就能够独立行走。这些宝宝刚学会走路时几乎都是O型腿,有些妈妈就很焦虑,宝宝O型腿是缺钙吗?要怎么干预呢?
一些传统思想认为宝宝出生之后要绑腿,能够防止出现“O”型腿,其实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宝宝“O”型腿与绑不绑腿没有任何关系。还有些老人认为穿纸尿裤会导致“O”型腿也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其实宝宝一岁以内腿型是“O”型腿是正常现象。宝宝在母体内始终是蜷缩着身体的,导致婴儿出生后小腿内弯,看起来像“O”型,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从爬到站立及行走,到2岁左右宝宝的腿就会慢慢变直。
那么到底怎样判断孩子是不是“O”型腿?
在孩子吃饱后,精神状态比较好时进行。把宝宝放平躺,脱掉纸尿裤和裤子,让宝宝光着PP。轻轻把孩子双腿拉直并拢。双脚靠近,膝关节距离在3cm以内是正常现象。如果在3-6cm之间,随着宝宝成长大部分都能够改善,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双腿变化情况。
膝关节之间的距离超过6cm,则“O”型腿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家长最好及时就诊。
如果宝宝2岁以后仍有很明显的“O”型腿,而且两膝距离大于6cm;两条腿纹明显不对称;腿弯的比较厉害,则需要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此外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引起“O”型腿,辅食和母乳及配方奶中的维生素D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日常需求,宝宝满月开始就要添加维生素D。每天补充400IU,至少补充到2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