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宝亲网讯 孩子发烧!是孩子成长过程都经历过的。有的家长也对发烧这类事件“谈虎色变”,孩子一发烧,家长就发毛。导致对发烧处理有一定的误区,看看以下这些误区你是否也中招了?
误区一:酒精擦背降温。
酒精擦拭后背退烧是很多成人用的屋里退烧方法,但是确呗很多家长用在孩子身上,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酒精擦拭后背、腋下等等部位,利用液体挥发带走身体热量的远离,的确有降温效果,但效果不显著,持续时间短。小孩皮肤很薄,酒精擦身很容易引起酒精中毒,所以用酒精给孩子降温的行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禁止。
误区二:捂汗退热
如果是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捂汗退热一点作用没有,反而引起副作用。小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烧时候身体产生的热量大于散热量,加上被子及厚衣服,不但不利于降温,反而使孩子体温迅速上升引起高热昏厥。
误区三:发烧一定看过医生以后再做处理
孩子发烧之后,家长担心方法错误而不敢做处理,必须看过医生之后才做处理。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必须立即采取退烧措施,如果不采取退烧措施,容易造成孩子高热警觉、出现昏厥等。另外,吃美林(布洛芬)、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这类退烧药不会影响医生判断病情,所以当孩子发热超过38.5时,根据孩子表现及家长平日学习的护理方法,给孩子适当服用退烧药物,然后再就医。
误区三、认为体温不高,代表身体没事。
有时候孩子体温不是很高,在38度左右,爸爸妈妈认为没关系到那时如果此时孩子的精神状态非常差,比如嗜睡、不爱吃东西、影响正常玩耍,可能体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细菌感染。这时就不能仅仅以体温来判断病情的轻重,要及时看医生,并遵医嘱。
孩子发烧本身不是病,是体内的细菌在与病毒做对抗发生的反映,所以一般情况下爸爸妈妈无需过于担心,平日多多学习护理宝宝的相关知识,关键时刻肯定会排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