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过年假期已经过去了,想必经过一个星期的走亲访友,小朋友们又收到了不少压岁钱,作为家长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合理的利用自己的压岁钱,那么应该怎样帮助孩子管理的压岁钱呢?
根据孩子年轻的不同,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作法,各位家长可以根据自家孩子情况合理安排。
一二年级:带上孩子去存钱
处于低年级的孩子,金钱意识还不强烈。但是,家长不能因为这样就自作主张地将钱直接存起来,而是要和孩子商量。
如果孩子选择把钱存起来,家长可以为孩子单独“开户”,借机让孩子了解钱财的概念。
同时,家长可以把压岁钱中的“零头”交给孩子,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存钱罐或者小抽屉,让孩子自行保管,让孩子对于“金钱”有更多的认识。
三四年级:合理分配钱财
当孩子到了三四年级,平常会想着在小卖铺买些零食、小玩具,甚至会想要买一些大件的东西。恰巧在过年孩子会有“不菲的收入”,这时父母就应该对孩子进行引导。
比如当孩子想要买东西时,可以先让他把想买的东西罗列出来,父母和孩子一同思考,哪些东西是必须要买的,哪些东西是可以以后再买的,这能让孩子分清哪些东西是“需要的”,哪些是“想要的”,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五六年级:使用金钱时学会计划
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即将面临毕业,父母引导孩子把压岁钱存起来,作为毕业旅游、兴趣爱好地培养等未来活动的资金。
这样把压岁钱与教育结合起来,不但满足了孩子对于消费的欲望,也锻炼了孩子的自控能力。
初中以后:学会合理分配钱财
孩子到了初中进入了青春期,切不可使孩子形成错误的金钱观,以为“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将压岁钱分成不同的部分,做成计划表,严格按照计划来花钱,至于不同部分如何分配,可让孩子自己决定。
小朋友们在收压岁钱的同时,也应该了解压岁钱的来历。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神仙变的。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汉代:出现了专门用于佩戴玩赏的钱币状避邪品;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
★宋元:过年给孩子“压岁钱”已成为民俗;
★明清: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
★民国以后:压岁钱衍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包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用号码相连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