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1002676号-27 Copyright © 2003-2024 B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宝亲网 版权所有
在秋冬季节,哮喘患儿只要咳嗽一声,家长的心理立即“过敏反应”,精神高度紧张。而如果是此时需要入学的新生,父母就更为担心孩子在学校时的情况。专家认为,控制哮喘不仅仅在于合理用药、规范治疗,家长更应改变敏感的情绪,尤其是孩子的母亲,其焦虑情绪、悲观态度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诱发患儿哮喘的发作。专家呼吁,孩子哮喘,家长心理更应“脱敏”。
近年来,哮喘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儿童有明显增加。由于频繁咳嗽,以及哮喘发作时呼吸困难、气促等痛苦的经历,加上病程反复发作,反复住院,哮喘患儿特别容易形成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而这些不良情绪也可以诱发哮喘的发作。
不良情绪可以诱发哮喘,而哮喘本身可导致患儿产生心理障碍。有时两者互为因果,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哮喘患儿容易出现一些负面的心理特征,如过于依赖、敏感,极易接受暗示。 所以,家长不可忽视心理因素与哮喘的关系。
哮喘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面对孩子的哮喘病,家长的心理要能抗压,更要“脱敏”。不正确的态度影响其治疗,还会让哮喘患儿容易出现“心理偏离”和性格缺陷。
家长悲观失望的心理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让孩子觉得生病是自己的错,自己对不起妈妈。因为哮喘目前还不能完全根治,家长往往会过分地呵护和溺爱孩子,结果哮喘患儿的心理变得更加脆弱、胆怯,患儿每生一次病,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就强化一次。
而与呵护相反的另一种态度就是烦躁,常常责怪孩子,比如“叫你不要吃冰淇淋,你还偷偷吃,咳嗽了吧,你说怎么办?”要不就是抱怨,“我昨天一晚上没有睡好,今天又要请假带你来看病”……这些不正确的态度,对患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哮喘的治疗重点就是自我管理,家长应多了解哮喘的健康知识,从而改变消极的情绪,自己不紧张、不恐惧,并鼓励患儿自我照顾,消除其依赖和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缺陷,增强患儿的自信心,这样对其疾病的控制非常有帮助。
所以,对于各位父母来说,在家中就一定记得需要对孩子进行心理“脱敏”。在学校,要保证孩子的药物随时带在身边,并一定要与教师沟通,告诉教师孩子的病情,最好将药物也放在教师那里一份。在上学前,让孩子做好上学的准备,不要以一种厌烦恐惧的心态对待上学,要保持高兴的心情。